欢迎您访问哈尔滨开放大学
English | 

当前位置:哈尔滨开放大学 –> 专题栏目 –> 大思政–>思政课程

鲜、活、燃!龙江思政课堂“热气腾腾”

阅读次数: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20日  

鲜、活、燃!龙江思政课堂“热气腾腾”

日期:2024-03-18 13:41 来源:黑龙江日报
 

3月18日,《黑龙江日报》报道我省切实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立足龙江大地,办好新时代龙江特色思政课,龙江学子在一堂堂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课程中启智润心。

陕北老百姓赶毛驴上山会用什么办法?”“拉、推、打、抬、用胡萝卜引诱……”日前,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的一间教室里,面对老师抛出的问题,学生们正热火朝天地讨论着,都可以的,这个拉推打策略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过程中发挥了独特作用……”通过这种互动方式,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周苏娅让思政课生动起来。

近年来,我省切实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立足龙江大地,办好新时代龙江特色思政课,龙江学子在一堂堂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课程中启智润心。

上好“人生第一课”

中国人为什么那么执着地为民族复兴而努力?这是周苏娅每学期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堂课上会问学生的问题。在遭受了衰弱、屈辱后激发了强烈的自强意识。我们的历史责任,我们的决心和信心,都植根于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周苏娅对学生们说,展开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画卷,可以感受到坚定的民族复兴信念和崇高的自强不息精神。

一段史实的描述、一个理论的剖析、一首诗词的展现,让周苏娅的思政课堂充满了感染力。周老师的课幽默、细腻,能把枯燥乏味的历史讲得生动有趣。”“‘如何让猫吃辣椒、冯梦龙《智囊全集》中东食西宿的故事、《伊索寓言》中飞鸟与野兽王国的故事等看似和历史无关的故事,都会被周老师拿到课堂上,不仅成为开启我们辨析理论的钥匙,更成为提高听课率的利器。她的一位学生说。

如何帮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万象中拨开云雾、破除迷思,引导更多学生主动将自身发展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把服务国家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是当前思政教育必须破解的难题。省教育厅副厅长、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雒文虎说。

思政教育是一项立德树人的伟大事业,而思政老师正是学生成长路上的领跑人。记者在多地采访发现,从枯燥、晦涩,说教、灌输有趣,干货十足,在学生们心中,作为立德树人的人生第一课,思政课的标签发生了变化。

转变,得益于我省不断创新思政教育改革工作。近年来,我省密集出台《深化新时代黑龙江省高校思政课创新创优行动方案》《关于加快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若干意见》《高校思政课领航计划”30条》等系列文件,持续推动思政课建设呈现新局面、取得新成效。全省思政课教师队伍持续壮大、结构不断优化、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思政课在思政教师的创新实践中,正成为有内涵、能解渴、显个性的金课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蔬菜大棚,是我们按照循环经济理念打造的绿色生态产业示范基地,这里生产的蔬菜、大米,不仅营养丰富,还绿色有机,健康又安全。欢迎大家品尝。在位于黑龙江省五常市的绿色生态产业示范基地内,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工大环境学院教授马军带领学校环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师生代表来到蔬菜大棚和水稻田里,以沾泥土、接地气的方式开展大思政课集体备课。

为拓展思政教育的深度与广度,哈尔滨工业大学组织院士同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让大师高手讲课能手优势互补、思维碰撞,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良性循环。

打造“行走在黑土地的思政课堂”

黑龙江省拥有全国面积最大的天然林,是祖国北疆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我们现在身处的这片林场构成了乔灌草等植物和鸟类、昆虫、土壤微生物和谐共生的小型生态系统,推而广之,大家可以体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概念。”“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重在一加一减,增加生态系统固碳、减少碳排放,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和消费新风尚。

这样的讲述来自东北林业大学的林间《生态文明实践》思政课。东北林业大学不断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在体验式教学、现场教学中增强服务国家生态安全意识,激发学子扎根龙江、振兴龙江的热情。

大思政课要善用之。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近年来,我省各学校不断拓宽思政课教学半径,强化实践教学和实景体验,带领学生上好行走的思政课,努力打造课堂、校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场,让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

在齐齐哈尔华安机械厂参观了各时期的武器、弹药等装备后,小学生张庭赫说:和平生活来之不易,国家需要拥有强有力的先进武器设施来捍卫和平。拥有100余年历史的齐齐哈尔市二马路小学从自身做过少年军校的历史出发,引导学生增强爱国认同。

努力挖掘龙江红色见学点、博物馆等资源,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工厂、走向社会,让他们在实践中真切体会国家发展值得青年学生为之奋斗。采访中,不少思政教师表示,这样的思政课提升了课堂抬头率、互动率,更增加了学生参与感、成就感。

每年暑假,东北农业大学都会组织三下乡社会实践,让学生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共同生活中感受美丽乡村新变化。研究生郭明峰利用假期围绕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课题,深入100多个农村家庭开展调查,他说:在一次次走访调查与科技助农服务中,我深刻理解了中国人的饭碗要装中国粮,更加坚定了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奋斗目标,接好扛起强农兴农历史责任的接力棒,甘愿为服务粮食安全贡献一份力量。

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是我们思政课育人特色,一代又一代东农人,一手拿书本,一手拿锄头,用科技助力农业发展。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许静波说。

创新课堂注入红色基因

台词令人热血沸腾,哭了哭了”“这样优秀的微电影请多来几沓”……年轻粉丝们在互联网上发弹幕有感。

出圈的并非偶像剧,而是一部由东北农业大学师生自编自演的思政微电影——《传歌》。在剧中,以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赫哲族学生路远方在思政课教师和长辈的影响下,坚定理想、勇敢选择带着民族走向世界的故事,给下一代人留下了传承的余韵。

没有枯燥乏味的说教和灌输,《传歌》的出圈,带来了不一样的大思政课,新颖的形式引发广大青年学子的情感共鸣。前不久,该剧获得第七届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大赛特等奖和单项最佳摄影奖两个奖项。

从松花江畔到乌苏里江,从同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到俄罗斯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传歌》参演师生现场追寻感悟,深刻理解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的科学内涵。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宇涵饰演女一号路远方,为演好这一角色,王宇涵下功夫查阅大量资料,与赫哲族鱼皮画传承人认真学习鱼皮画制作。在体验剪裁、镂刻、粘贴等过程中,深深被他们的热情与执着所感染,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那是来自内心深处的震动。王宇涵说。

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大勇介绍,近年来,东北农业大学不断挖掘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育人功能,持续开展由学院领导、资深教授带队,青年骨干教师参与的实践调研活动。同时,用新形式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更优质的思政课,连续三年参加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大学生展示系列活动,微电影《柿子红了》《饭碗》好评如潮,赢得龙江学子广泛关注。

如何用好思政的,讲出真理的?近年来,我省多地学校不断探索思政课课程改革创新,积极回应青年需求,契合他们网络一代”“新媒体原住民等新特点,让思政课变得有意思、有温度、接地气,上出思政味道。

哈尔滨音乐学院充分挖掘龙江红色资源,利用学科专业优势将红色作品写进人才培养方案,把思政教育到舞台上,进乐曲中,实现了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个个讲育人,推动教学出活力、接地气;哈尔滨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发学习标兵”APP,涵盖领袖足迹”“红色记忆”“铸魂育人”“红医传承内容,同学们戴上VR眼镜便可在全国400余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尽情畅游,身临其境的红色体验大大提升了思政课堂的趣味性和交互性。

要善用身边的鲜活资源,将道理和事实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于冰表示,唯有不断专心思政课教育教学,把真理讲深、讲透、讲活,才能为青少年打好精神底色、夯实人生根基。

走进新学期各中小学校园,随处可看到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牡丹江市立新小学教学楼四楼走廊有一条漂亮的腰封,全是三年级学生画的扇面、折的戏服;哈尔滨市继红小学的教学楼大厅正办着课本里的红色故事学生作品展;在黑河市实验小学的道法课堂上,赵一曼等人物的故事,被孩子们注入了自己的情感,变成一幅幅生动的小画。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省教育厅思政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我们还将尝试更多主题鲜明、启智润心的实践育人活动,上好大思政课,引导莘莘学子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新时代的追梦征程,引导更多学生立志服务龙江振兴发展。

内容来源:黑龙江省教育厅

链接来源:鲜、活、燃!龙江思政课堂“热气腾腾”_教育厅_省教育厅 (hlj.gov.cn)

转发时间:2024-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