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我校与西安开放大学联合召开“大雁塔杯·智启非遗·AI赋能”创意大赛终审会议。我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张莉,西安开放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张斌,以及两校评审专家、赛事工作组成员等共同参会。会议由西安开放大学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研究院院长杨彩霖主持。
会上,杨彩霖详细汇报了我校与西安开放大学共同举办的“大雁塔杯·智启非遗·AI赋能”大赛组织与评审等工作情况。本次大赛共收到10个中心城市开放大学的183件师生作品。这些参赛作品紧扣大赛主题“智启非遗、融合发展”,以独特的视角与新颖的构思,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科技巧妙融合,非遗文化的创新性表达与广泛传播。参赛者通过运用AI技术,如数字人、虚拟场景、动态捕捉等手段,不仅让非遗技艺“活”了起来,更赋予其符合时代审美的表现形式。
本次活动的五组评审专家,从创意性、技术难度、实现效果、主题契合度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全方位的综合评审。评审标准严格对标非遗保护与创新需求,既注重技术实现,也强调文化内涵,力求选拔出兼具艺术价值与应用潜力的优秀作品,确保了评审过程的公正性、专业性和透明度。
张莉副校长对大赛取得的成果予以肯定,她从大赛宗旨与成果、组织协作亮点、评审标准与创新价值以及教育赋能实践方向等四个方面对大赛进行总结,指出活动以"AI赋能非遗文化"为核心,通过创意大赛形式推动非遗文化传承与技术创新融合,成功探索了AI技术(如数字人、虚拟场景)与非遗文化结合的多样化表达。西安开放大学与哈尔滨开放大学紧密协作,共同构建高效赛事机制,体现开放大学体系的联动优势。共建多维度评审体系,展现AI技术对传统工艺的数字化重构,也体现了教育场景的创新应用(如AI教学工具开发)。双方合力推动开放教育向"精准化—高效化"转型。
张斌副校长对我校为本次大赛所提供的帮助和支持表示了诚挚的感谢。他着重强调了本次比赛在规则制定上的透明度、在执行过程中的纪律规范性以及评判环节的严明公正性,认为这些都是确保大赛成功举办不可或缺的要素。同时,他对大赛后续工作提出三点期望:一是希望全体参与者都能展现出高度的责任与担当,共同提升开放大学高质量发展;二是期待教育能够借助AI技术的强大赋能,实现教学理念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做到既走心又走深、既扎实又实效;三是期望通过本次大赛,能够激发更多关于开放教育创新的思考与讨论,用新技术、新理念引领开放教育领域实现跨越式的创新发展。
本次大赛搭建了一个促进文化交流、技术融合与创新思维碰撞的平台,展示了开放大学师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的创新思维和AI技术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技术实力,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涌现出更多富有创意与深度的作品,共同为AI赋能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增添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