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哈尔滨广播电视大学
  
English | 
您现在的位置 :哈尔滨开放大学 –> 人才培养 –> 学历教育 –> 高等职业教育食品营养与检测

食品营养与检测(高职)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生对象: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
       学制:全日制三年

       二、培养规格与培养目标
       (一)知识结构
       1.通用知识
      
具备公民应有的职业道德修养、政治素养及数学、外语、计算机和体育等文化知识。
       2.专业知识
       (1)具有本专业必须的营养学基础知识和营养膳食的基本理论;
       (2)
掌握食品营养卫生与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与方法;
       (3)
掌握现代食品法规的基本知识。
       (二)能力结构
       1.基础能力
       (1)
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能力;
       (2)
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
       (3)
信息采集与处理能力;
       (4)
逻辑思维与判断能力;
       (5)
数据处理能力;
       (6)
计算机操作能力;
       (7)
具有基本的自学能力和社会应变能力;
       (8)
一定的本专业外文资料阅读和翻译能力。
      
2.专业能力
       (1)
具有营养师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2)
具有设计制定营养食谱的能力;
       (3)
能进行膳食营养计算与评价工作;
       (4)
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资料的基本方法;
       (5)
具有一定的设计和创造能力;
       (6)能进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3.综合能力
      
(1)踏实肯干吃苦耐劳能力;
      
(2)敬业与团队能力;
      
(3)竞争与组织能力;
      
(4)创新与创业能力;
      
(5)自学与钻研能力;
      
(6)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能力。
      
(三)素质结构
       1. 思想道德素质
       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成为懂法守法的公民。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

       2.文化素质
       具有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数学、外语、计算机、企业文化知识等;
      
3.业务素质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食品营养与检测的基本理论,掌握食品营养基本知识和检测技术的训练,具有在食品生产流通及消费领域从事分析检测安全评价质量管理及企业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掌握与食品检验、管理相关的化学、生物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对食品原料、生产过程及最终产品进行理化检验和卫生检验的技能,具有评定食品质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4.身心素质
       掌握体育运动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和体育锻炼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经受挫折,不断进取,在工作中有广泛的社交能力,适应各种环境。
     
(四)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政治信念坚定、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掌握人体营养保健、常见疾病的膳食防治、营养食谱制定与膳食营养计算与评价、社区营养改善项目实施及食品卫生管理等能力和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课程模块设置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构建以“公共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为支撑平台,以延展性课程为补充或提高的专业课程体系。

       四、课程说明
     
(一)主要专业课程
      
专业基础课共计44学分,包括正常人体学基础、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营养与保健、食品质量管理、食品安全与卫生、食品感官评定、食品理化检验、食品包装学、食品保鲜与储藏、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具体学分、开设学期及课程内容如下:
      
(1)正常人体学基础 (3学分,48学时,第2学期)
      
《正常人体学基础》课程,就是教授正常人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综合课程。该课程将传统的人体解剖学、人体组织学与胚胎学、人体生理学和生物化学四门课的知识综合在一起建构框架,突出形态与功能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知识体系特点。
      
(2)无机及分析化学(4学分,64学时,第1学期)
      
主要学习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的基本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实验操作技能。
      
(3)有机化学(4学分,64学时,第2学期)
      
本课程主要讲授了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结构、命名、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二烯烃和共轭体系,对映异构,有机化合物的波谱分析,脂环烃与脂肪族卤代烃的分类与命名、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芳烃的结构与命名、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醇、醚、酚、醌、醛、酮的命名、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羧酸及羧酸衍生物,有机含氮化合物,杂环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以及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等内容。
      
(4)食品生物化学(3学分,48学时,第2学期)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明了生物的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作用和变化(物质代谢),还要研究能量变化(能量代谢),乃至信息变化特性。同时掌握生物物质—糖、酯、蛋白质、核酸等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和代谢途经及规律,掌握进行生物化学研究的基本技术与方法。
      
(5)食品微生物学(3学分,48学时,第2学期)
      
学习微生物的个体与群体形成及与食品关系密切的微生物类群,微生物的营养及生理生化,微生物在食品发酵中应用,微生物与食品的腐败变质;掌握检测食品中微生物的方法,制交微生物学指标,从而为判断食品卫生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6)食品营养与保健(3学分,48学时,第2学期)
      
通过基本的人体生理学、食品化学知识,食品各种原材料的营养成分、各种营养成分的存在供给形式的学习了解,掌握膳食平衡的原则、实施办法。从思想上认识到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可防止近一半的现代富裕病的发生,也为在全体人民中普及该认识及膳食平衡实施而努力。
      
(7)食品质量管理(3学分,48学时,第4学期)
      
《食品质量管理》从我国食品质量管理的实际情况出发,要求学生掌握食品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了解食品质量必不可少的法规、标准、组织、保证体系、规范;重点掌握食品质量控制的常用方法、现场管理的常用方法和食品检测的抽检方案的设计原理、常用检验技术和方法,同时,重点了解保证食品安全质量为目的的食品良好操作规范、食品卫生标准操作规范、食品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HACCP)和ISO9000质量保证标准系列。本课程有助于培养我国食品科学和食品安全方面的质量管理人才,推广食品质量管理的知识,提高我国食品质量管理水平,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和促进食品工业发展。
      
(8)食品安全与卫生(3学分,48学时,第4学期)
      
“食品安全与卫生”是对食品的原料生产到消费整条链中的各种危害及其传播规律、致病机理、防治原理与方法进行分析评价和研究,以确保食品对人的身体健康没有任何负面影响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微生物学、分析化学、毒理学等学科,是从事食品生产、科研和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了解的一门学科。
      
(9)食品感官评定(2学分,32学时,第4学期)
      
食品感官评价是在食品理化分析的基础上,集心理学、生理学、统计学的知识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该学科不仅实用性强,灵敏度高,结果可靠,而且解决了一般理化分析所不能解决的复杂生理感受问题。食品感官评在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已普遍采用,是从事食品生产、营销管理人员以及广大消费者所必须掌握的一门科学知识,在新产品的研制、食品质量评价、市场预测、产品评优等方面都已获得了广泛应用。
      
(10)食品理化检验(5学分,80学时,第4学期)
       主要学习采用常规的物理、化学手段,分析食品的营养成分(糖类、蛋白质、水分、脂类、维生素、矿物元素、灰分),食品添加剂成分及食品中有毒物质的含量。
      
(11)食品包装学(3学分,48学时,第4学期)
      
主要学习纸、塑料、金属、玻璃包装材料和容器以及常用辅助材料及其在食品包装上的应用,并介绍了食品包装原理,各种包装技术方法和设备,食品包装的设计基础与应用。
       (12)食品微生物检验(3学分,48学时,第3学期)
      
《食品微生物检验学》是以动物微生物学的理论为基础,对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及控制措施、以微生物为主的因素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食品检验样品的采集及处理作了扼要介绍;着重介绍了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指标,食物中毒性微生物、常见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及检验方法;系统阐述了肉、蛋、乳、水产品及其制品、罐头食品的微生物学检验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13)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2学分,32学时,第3学期)
      
主要学习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的基本概念及其产生的国内外背景,我国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加工包装与贮运技术的要求和管理规范,国际欧盟有机食品认证。介绍我国绿色食品标志管理,产业体系建设中长期发展战略以及国外同类产业发展等重大问题。
       (14)食品添加剂(3学分,48学时,第4学期)
      
主要学习添加剂的种类,作用及具体的使用方法以及食品添加剂管理和使用条例。
      
(二)选修课
      
选修课包括限制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两部分,共计46学分。其中限制选修课程为学校按照专业要求为大家选定的专业能力拓展课程,合计22学分,在四个学期内完成;任意选修课程为12学分,要求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进行选择。选修课程的设置与要求具体说明如下:
       1.限制选修课
       限制选修课包括功能食品加工技术、畜产品加工技术、焙烤食品加工技术、软饮料加工技术、食品市场营销、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专业英语,具体学分、开设学期及课程内容如下:
       (1)功能食品加工技术(2学分,32学时,第3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功能性食品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了解功能性因子在食品生产中的添加指标及其常见的质量问题和解决措施,能正确理解功能性因子的相关性质及其在食品中的提取方法,掌握现代人类疾病与食品功能性因子的关系,掌握功能食品的一般性加工方法,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相关食品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2)畜产品加工技术(3学分,48学时,第3学期)
      
本课程是研究畜产品加工工艺技术及其相关理论的一门学科。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畜产品(主要是:肉制品、蛋制品、乳制品及副产品)加工方法及相关理论,为以后进行畜产品加工生产及其新产品研制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
       (3)焙烤食品加工技术(3学分,48学时,第3学期)
      
焙烤工艺学是食品工艺学的一个分支,其产品的范围十分庞杂。本课程以饼干和面包工艺作为讲课的主体,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焙烤制品的特点、涉及的范围以及最基本的工艺操作方式,以此带动其他同类焙烤产品工艺的学习,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内容的学习、工作和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4)软饮料加工技术(2学分,32学时,第3学期)
      
主要讲授碳酸饮料、果蔬汁饮料、茶饮料、瓶装水、蛋白饮料及其它各种软饮料的加工方法和加工过程,以及软饮料用水及水处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类软饮料的生产工艺,为毕业后从事软饮料生产和科研工作打好基础。
       (5)食品机械与设备(4学分,64学时,第3学期)
      
主要学习运输机械与设备、原料、预处理机械与设备、均质机械与设备、原料半成品热处理技术与设备、真空浓缩设备、干燥机械与设备、装料机械与设备、封罐机、排气、杀菌机械与设备、包装机械与设备、制冷机械与设备。
       (6)市场营销(3学分,48学时,第4学期)
      
学习食品销售的基本知识及策略。
       (7)食品专业英语(3学分,48学时,第4学期)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科技英语的特点、科技英语的构词法、特殊句法及译法,掌握科技英语与食品专业的结合即食品专业英语的基本专业词汇和表示方法。
       2.任选课
      
任选课学分为12学分,学生可以在每学期参加任意选修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在学期期末填写并上报选课单,在每学期可以任选一到两门其他专业的课程进行学习,修满12学分。针对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现实需求,学校鼓励学生进行跨专业选修,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每学期13—15周按照各专业提供的选修课程报名,教研部根据学生报名进行课程安排;允许在下学期开学前,教研部根据教师和教室的实际情况与学生协商进行选修课二次调剂。
      
(三)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包括必修课与选修课程中的课程模拟实训,还包括列于本栏目下面的属于集中实践环节的实地实训和属于综合实践环节的毕业调查与实习(其中包括顶岗实习、实习报告和毕业论文三个部分)。这里主要强调集中实践环节各技能的实地实训和综合实践环节中的顶岗实习、实习报告与毕业论文几项内容,共计41学分,具体说明如下:
       1.
集中实践环节
      
包括食品微生物检验、畜主品加工技术、焙烤食品加工技术、食品分析与检测、营养调查与评价、食谱设计,学分和开设学期如下:
       (1)食品微生物检验(1学分,第3学期)
       《食品微生物检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需要较多的时间进行实训操作,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微生物的培养和微生物检验的操作技能,熟悉有关食品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从而为学生掌握食品加工过程中的防腐、食品保藏和食品质量检验打下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基础。
       (2)食品工艺学综合实验(2学分,第3学期)
      
通过食品工艺学的学习,系统掌握食品加工的原理及工艺为将来同学们从事各种食品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同学们熟悉食品加工的手段,并培养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3)食品营养与分析(2学分,第3学期)
      
《食品营养与分析综合实验》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纽带,是食品分析、食品营养理论课的继续和深化,对整个教学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目的主要在于使学生使学生掌握一般营养调查方法、配餐方法,食品蛋白质及脂肪测定方法,食品中水分及灰分(矿物质)含量、食品酸度、食品中含糖量等的测定方法。加深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理解、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技能训练,锻炼学生全面系统组织生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食品安全与检测(2学分,32学时,第4学期)
      
通过实训,学生应了解食品样品的采集、前处理、分析等步骤,了解食品中营养、危害成分和添加剂的检测方法和实验原理,较熟练的掌握食品中水分、灰分、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脂肪及食品添加剂的测定,学会数据处理。
       2.综合实践环节
       (1)毕业实习(20学分,总学时20周,第5学期)
      
使学生在实习中进一步加深对各类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消化,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应用中获得一定的生产实践经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打下基础。
      
(2)毕业调查与设计(11学分,总学时11周.其中实习报告1学分,毕业论文10学分。第6学期)
      
①实习报告:
      
A.记录实习的全过程,包括时间、地点、内容;实习的主要收获、体会、感想及建议。
      
B.字数在2000字以上。
      
②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设计)是实现制药工程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论文(设计)的质量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和学位证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做好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对全面衡量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毕业规则
      
学生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几项条件才能取得毕业证书:
       (一)
各门理论课与实践课考试、考查合格。
      
(二)修满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学分。
      
(三)取得劳动部门颁发的计算机专业一个工种资格证书或中、高级岗位技能证书(包括计算机等级证书)等。